2月17日,鸡蛋期价大幅下跌,盘面近月合约领跌,引发市场关注。本文将深入探讨此次大跌背后的原因,并结合对多家贸易商和养殖企业的调研信息,对鸡蛋市场行情进行全面的分析。
现货市场疲软:大跌的核心原因
此次鸡蛋期价大跌的核心原因在于近期现货端的疲软。多家贸易商反映,现货价格上涨乏力,走货速度放缓,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。
- 贸易商一: 全国性大型贸易商,日走货量巨大,线上线下渠道齐全。尽管其现货价格稳定在3-3.1元/斤,但预期提价却未能实现,市场走货偏慢,期货合约价格对现货存在升水,导致期价下跌。
- 贸易商二: 产地贸易商,主要销往广东、福建地区。现货价格不到3元/斤,走货缓慢,市场预期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。其提到往年正月会有一个蛋价低点,目前库存量较低,部分冷库蛋被贸易商或食品厂收购。饲料成本与现货价格略微盈利。
- 养殖企业一: 主要客户为一级批发商和食品厂,销往浙江及东南沿海省份和西北省份。淡季价格下跌,走货情况尚可,大码蛋走货较差。饲料价格上涨导致老鸡淘汰放量。其认为这是春节后补库结束后的正常调整,并预期后市下跌空间有限。
- 贸易商四: 自有养殖场,存栏量百万羽以上,同时从事现货贸易,覆盖全国市场。其认为全国蛋鸡存栏量较去年增加1亿多羽,产能过剩,鸡蛋现货价格仍有较大下跌空间,并在现货端主动规避风险。
多重因素共同作用:熊市周期延续
除了现货市场疲软,其他因素也加剧了鸡蛋期价下跌:
- 市场预期变化: 原先市场预期上涨,但实际情况却未能如愿,导致市场信心受挫。
- 节日效应: 正月十五过后,鸡蛋现货价格通常会有所回调。
- 产能过剩: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,全国蛋鸡存栏量增加,产能过剩是导致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。
- 资金做空: 期货市场资金大幅增仓,显示出资金主动做空意愿强烈,加剧了市场下跌。
后市展望:谨慎观望
综合来看,鸡蛋期价大幅下跌是本轮熊市周期的延续。虽然部分养殖企业对后市相对乐观,但考虑到现货市场疲软、产能过剩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,后市仍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,谨慎操作。
免责声明: 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